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539篇
地质学   439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37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8年   3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51.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0~500S的面波估计得到的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断层机制,当周期大于1000S时,地球的地震自由振荡的振幅将异常地大。我们对一个比较陡的断层应用根据地震的体波和面波得到的更真实的破裂模型,估计了自由振荡的振幅近似等于地震矩(6.5×1022N.M),这相当于矩震级为9.15。由于破裂的持续时间达600S,故断层破裂模型足以描述地震的观测结果,但却低估了大地测量位移,这些位移表明在尼科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下面发生了缓慢的断层运动。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LT)近夜侧的部分。与地磁活动指数Kp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Kp值为2-3之间时多重极光弧有较大的出现率,这说明中等地磁活动情形下午后多重极光弧有较高的出现率。事件分析表明多重极光弧的强度变化与地磁Pc5脉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有类似的频谱特征,这说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可能与同时出现的Pc5地磁脉动有关。  相似文献   
53.
基于势流理论的数值水池可以快速计算波浪的传播及其对建筑物的作用,但是势流理论是基于波浪的无黏性假设的,而在工程中,通常需要在固体边界及波浪破碎的区域考虑黏性效应。针对基于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的黏性水池计算量较大、速度较慢的缺点,采用耦合的方法模拟多向不规则波浪的传播,即在外域通过基于势流理论的数值水池产生多向不规则波浪,内域采用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和流体体积法(VOF方法)对自由表面进行追踪,通过外域所提供的边界波浪,内域计算可以在较小区域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The uppermost part of the Upper Bathonian Sponge Limestone member, Patcham Formation, of the Jhura Dome of Kachchh Mainland is a thickening-and shallowing-upward succession topped by medium-to thick-bedded hummocky cross-stratified grainstones deposited by storm waves. Occasionally, thin, commonly lenticular, intraclastic-bioclastic silty marl intercalations between the grainstones are highly bioturbated, in contrast to the grainstones, in which, for the most part, trace fossils occur scattered. Large exposures of bedding planes of the grainstones allow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ichnological features, whereas the high density of traces in the soft marls preclud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y ichnotaxa. Eighteen ichnotaxa have been recorded including Ophiomorpha, Thalassinoides, Taenidium, Gyrophyllites, Chondrites, Dactyloidites, Teichichnus, Bolonia, and Ancorichnus. Except for Ophiomorpha nodosa and Thalassinoides, which generally indicate moderate to high energy conditions and are the dwelling burrows of suspension-feeding to omnivorous crustaceans, the ichnotaxa represent a deposit-feeding behaviour of their producers and thus are characteristic of low-energy environments. The trace fossils form three ichnoassemblages characterized by(1) Ophiomorpha nodosa and Thalassinoides suevicus,(2)?Thalassinoides isp. A, Taenidium, and Bolonia lata,and(3) Ancorichnus. The dominance of traces of deposit-feeders in rocks indicative of high-energy events is counterintuitive and points to their non-contemporaneity. The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during brief highenergy events, whereas the trace fossils were produced when, after waning of storms low-energy conditions prevailed. This time-averaging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trace fossils that extend vertically downwards and may reach strata deposited under distinctly different conditions. Thus,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s based on trace fossils should refer to colonisation surfaces rather than to the sediment surrounding the trace fossils. In the latter case, interpretations may be erroneous, especially when erosion subsequently destroyed sedimentary evidence of their origin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8.
热液活动,特别是高温流体释放,通常与轴部存在岩浆房(AMC)有关,然而这种关系尚未得到系统的验证。通过对6个区域性较长(长度在170—560km之间)的洋脊段进行连续的AMC以及热液羽流调查,就有可能定量比较热液活动的分布、强度与AMC范围、深度以及在部分站位岩浆熔融程度之间的关系。这六个区域性洋脊的扩张速率在55—145mm/a之间,共包含20个次级的洋脊段。在洋脊段尺度上(除去受到热点影响的加勒帕戈斯扩张中心),热液羽流的发生率随着AMC的发生率(AMCr,r^2=0.64)增加而线性增加。对所研究的6个区域性洋脊段而言,热液羽流的发生率随着AMC的深度减小而增加(AMCZ,r^2=0.66)。在次级洋脊段尺度上,热液羽流的发生率与AMCr(r^2=0.12)以及AMCz(r^2=0.25)相关性很差。最后在亚段尺度上,或者在局部尺度上(0.75km长的区间内),热液羽流的强度随着AMCz的变浅而增强(r^2=0.85)。羽流强度越强的区间也就越接近它们的海底来源,其中68±13%直接位于AMC之上。这种分布与现在已知的40个高温喷口场中至少有37个位于AMC之上的分布相似。现在的数据能够允许我们验证AMC与热液活动相互之间关系的假设。尽管现存的数据很少,不支持如下假设:熔融富集的岩浆透镜体优先发育强烈的、持续周期长的热液喷发。同时,在任何洋脊段也未能为如下提议找到证据:在段尺度上,热液冷却的增加可以在局部亚段上降低AMCz。在慢速洋脊,岩浆房存在的证据相当稀少,然而这些数据却与那些具有更快扩张速率洋脊的数据相一致。对所有扩张速率洋脊的观察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高温热液场均与岩浆或者推断的岩浆有关;而“热岩”或者非岩浆热源不足以引起高温热液喷发。  相似文献   
59.
位于中非东部的Kibaran带被解释为大约在1400~950Ma期间发育的碰撞带。碰撞带演化不同阶段的岩浆特征解释如下: 1.大陆裂谷作用阶段(>1400Ma),在东部扎伊尔下Kibaran单元,角闪岩与大陆拉斑玄武岩质的和碱性同源的麻粒岩互层为特征(Shaba,未公布资料;Kivu,参考资料1)。  相似文献   
60.
引言澳大利亚东北部芒特艾萨的铜和银-铅-锌矿体,在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它们都产在相同的建造(乌尔库哈特页岩)中,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空间间隔,具有不同的容矿岩的特征。铅-锌矿体呈雁行排列在白云质页岩中,由层状方铅矿和闪锌矿层组成、Neudert(1983、84)根据沉积学分析认为,方铅矿和闪锌矿是在沉积地层中定位的,而不是沉积在沉积物-水界面上。为确定与变形历史有关的银-铅-锌矿体矿化时间,尚需进行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